搜 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布江达要闻

工布江达县“四坚持”持续推动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走深走实

工布江达县人民政府

2023-05-10

来源:网信工布江达

【字体:

打印本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党委、市委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推进会精神,工布江达县锚定“四件大事”“四个创建”,聚焦“六个下功夫”“六个表率”,全县党员干部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团结一心、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全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坚持“勤政”为先,密切联系群众。工布江达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贯彻群众路线,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一是“面对面”深化调查研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重点围绕全县社会稳定、特色产业发展及民生领域不足和短板,到基层群众中听取意见建议,了解民情、掌握实情、解决实际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共计走访调研300余次,受理群众意见建议100余件,解决群众实际问题50余个。二是“心贴心”优化为民服务。全县开展“制作‘干群连心卡’ 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活动,确保全县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做到“群众一个连心电话、干部立马上门服务”,截至目前,帮助解决孤寡老人生活困难、送药上门等实际问题200余件,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三是“实打实”强化民生保障。聚焦交通饮水、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紧扣初心使命,大力整治“双拖欠”,开展免费健康体检活动,对入驻6个月以上流动人员及个体工商户进行免费体检;提升改造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整村改造;运营好幼儿园供暖工程,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坚持“情感”为线,提高服务质量。坚持“细”字着手,着力强化民生保障,在为民服务中不断彰显优质。一是探索实施便民服务机制。以便民利民为工作目标,探索实施“五心”服务工作机制,开展便民服务“大提速”行动,深化“延时预约服务”“帮办代办服务”,截至目前,办理延时预约服务731人次,提供“上门服务”141人次。二是大力开展窗口整治活动。以“五项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联合组织部、纪委监委等部门,开展全县“窗口整治”,设立“投诉窗口”,截至目前,已开展督查10余次,全县范围内通报3家窗口单位,约谈窗口单位主要领导3人次,批评教育2人次,重点整治窗口服务人员纪法意识淡薄、工作标准低、办事效率慢、服务态度差等问题。三是大力推广民生账本机制。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娘蒲乡“民生账本”机制,通过“四建四账”工作法推动驻村工作队察民意、听民情、解民忧工作,实施清单管理,以调度、考核、监督等方式,对“民生账目”实行闭环管理,做好评估和反馈,确保办理事项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集中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截至目前,已解决群众揪心事、烦心事800余件,不断以制度建设成果巩固和发展作风建设成效。

坚持“创新”为首,转变工作方式。坚持创新引领,围绕“三学三比”“七张清单”,积极探索自选动作,精心设计载体,初步延伸“四个专题活动”(“大学习、强学风”“大讨论、促落实”“大宣讲、作表率”“大检视、补短板”专题活动)、“六大行动”(基层减负“大见效”、便民服务“大提速”、能力水平“大提升”、机关作风“大转变”、作风成果“大展示”),以崭新姿态和务实举措,纵深推进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各级党组织召开专题学习会400余次,开展交流研讨70余次,形成研讨材料600余份,撰写心得体会700余篇;开展大宣讲9场次;围绕开展“三学三比”活动,查摆问题500余个,着力营造“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的强大声势和浓厚氛围;举办素质提升专题培训6期,参训680余人次;选派5名“双百计划”、2名“工布英才”赴中山市跟岗锻炼;选派2名优秀干部前往阿里、那曲等地挂职锻炼,切实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推动党员干部争先创优,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

坚持“务实”为要,筑牢群众基础。坚持守正创新,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一是急难愁盼大清零。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自查自纠,严查“不落实的事”、严查“不落实的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急难愁盼“大清零”“下基层、办实事”系列活动,坚持问题导向,联合乡镇、信访、公安等部门,利用网格化管理“一张网”,把群众所思所想,将“急难愁盼”收齐,形成问题清单、逐项办理、逐项答复,对落实不力、敷衍应付、弄虚作假的严肃处理。二是纠纷化解多元化。按照“四抓四提升”要求,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模式,积极推广“品牌调解室”等矛盾纠纷化解模式,加大基层矛盾预防和调处力度,有效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截至目前,全县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793次,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件,调解成功13件;接待群众来信来访7件7人次,妥善解决信访问题6件,涉及资金75.8万余元。三是强村兴业生动力。探索构建“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带动农牧民群众转移就业954人,因村制宜,新增农家乐、奶牛养殖、粮油加工等村集体经济7个,2023年初,全县99个村集体经济产业收益,实现分红267万惠及4458人,进一步鼓足群众“钱袋子”,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