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公开保障 / 信息公开目录
  • 索引号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 成文日期
  • 文号
  • 发文字号
  • 公文种类
  • 主题词

工布江达县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工布江达县人民政府

2021-02-09

来源:工布江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打印本文

政府工作报告

---在工布江达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工布江达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连同《工布江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其不易的一年。面对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答好疫情防控“加试题”,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完成了全年既定目标任务,为“十三五”画上了圆满句号。

回顾2020年,困难比预想的多,但发展比预想的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团结带领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同心战疫,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实现全县人员“零感染”,经济发展稳中有进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9.15亿元,同比增长12.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亿元,同比增长175.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8万元,同比增长12.0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万元,同比增长14.22%,连续三年在全市年终综合考评中荣获第一。

回顾2020年,压力比预想的大,但应对比预想的稳。面对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巨大压力,我们不懈怠、不停滞,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即将迈进全面小康。面对经济发展的资金压力,我们倒转腾挪、开源节流,既获得了资金保障,又实现了政府债务零增长面对生态保护压力,我们牢记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丰收”。

回顾2020年,负担比预想的重,但惠民比预想的实。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优先保障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修复了141座温室大棚,建设和开32个村级幼儿园,新建2个高海拔供暖工程,救治了69名地方病患者,组建了82个村(居)文艺演出队,提升了124个安全饮水工程,改造263户农牧区住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回顾2020年,矛盾比预想的多,但处理比预想的好。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西藏特殊矛盾加剧,我们沉着应对、因势利导,大力推广“枫桥经验”,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打非治乱”专项斗争,扎实推进平安建设,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全面启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面对营商环境不优和急需招商引资的发展矛盾,我们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堵点、难点。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工布江达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五年来,我们顶住压力、迎难而上,跑出了工布江达“加速度”。面对“小、弱、穷”的现实困境和宏观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全县上下始终保持昂扬斗志,不断强基础、补短板、增活力,经济发展换挡提速,跑出了工布江达“加速度”。地区生产总值由11.98亿元增加到19.15亿元,年均增长11.9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0.58亿元增加到1.4亿元,年均增长28.1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6.39亿元增加到11.99亿元,年均增长17.53%;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0.79亿元,年均投资额达22.1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22亿元增加到4.56亿元,年均增长21.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8万元、2.01万元,年均分别增长10.1%、12.18%。

五年来,我们提质增效、提标扩量,打响了工布江达“产业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16年15.8:30.2:54调整为2020年15:27:58。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深化“红绿相间、软硬兼施、动静结合、产业互融”四篇文章,成功创建巴松措国家5A级景区,建成5个旅游示范村,完成错高古村落整村搬迁,建设了木巴旅游集镇,打造了拉如桃花村、结巴民宿村,开发了仲措、新措,“一心一核两带五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初步成型。五年累计接待游客突破65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9亿元,带动1.07万名农牧民群众实现增收2693.6万元。藏猪产业链条完善。相继建成1个国家级藏猪遗传资源保护场、3个集中扩繁场、3个规模养殖基地、1个质量控制中心、1标准化屠宰线、2个产品研发中心、2个肉制品加工厂、1个精深加工厂,并配套建1个饲料加工厂、1个非洲猪瘟快检实验室,形成了“原种保护—集中扩繁—规模养殖—质量控制—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先后获得“工布江达藏猪”地理标识商标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入选中国特色农牧产品优势区,成功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评为“中国藏猪之乡”。全县藏猪养殖规模达到16.8万头,年均产值0.72亿元。牦牛产业初具规模。成功申报了“娘蒲娘亚”原产地理标识,规划了“饲草种植—规模养殖—短期育肥”产业链人工种草2.6万亩,围栏休牧10万亩;建成3个牦牛养殖区,培育了雅江雪牛新品种,试行了“半舍饲、全舍饲”养殖模式,建设了牦牛屠宰厂和畜产品加工厂,全县牦牛养殖规模达到7.5万头,年均产值0.88亿元。

五年来,我们以城带乡、城乡互促,描画了工布江达“高颜值”。坚持城乡建设一体推进,城乡面貌一年一个新变化。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改善375户群众住房条件;建设12个小康示范村;村级组织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7.56%;硬化道路185公里,建制村通达率达到100%、通畅率达到82%;改造农村电网1016.97公里,治理农村低电压7163户,彻底消除无电村;实施水利项目25个,改善2.8万亩耕地草场灌溉条件,治理重点流域66公里,解决改善1.6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治理水土流失6000余公顷;建设通信基站397个,行政村宽带覆盖率均达到100%;建成1个县级物流中心、24个村级电商服务站,行政村物流实现全覆盖。城乡品质大幅提升。五年累计投资10亿元,完成了县城道路“白改黑”、污水处理、集中供暖、管线入地、雨污分流、立面改造等市政工程;打造了中心县城、巴河特镇、木巴旅游集镇和加兴、金达2个商贸集镇,形成了“一心一轴、两翼齐飞”的城镇布局坚持“既要颜值、也要气质”,创新推行“街长制”“绿色储蓄银行”等制度,创建自治区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县,打造了2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完成2900户厕所改造,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五年来,我们坚守红线、狠抓治理,守护了工布江达“好生态”。自觉肩负生态保护重任,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保护全面加强。累计投资1.2亿元,完成营造林1.71万亩森林抚育8.5万亩,防沙治沙3.35万亩退牧还草7.1万亩,兑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7679.6万元、中央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3亿元,依法查处林政案件34起森林覆盖率达31.95%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和朱拉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试点。扎实开展河长制工作,一河一策落地见效。创建了7个自治区级生态文明示范乡镇、54个示范村。污染防治取得实效。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进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污水标准化处理率达到78.2%;农村面源污染、城市扬尘专项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26项77个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类以上。

五年来,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了工布江达“内动力”。坚持以改革增动力、以开放拓空间,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改革有力推进。顺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行政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梳理发布网办事项1059个,签发电子证照7.8万余个,“线上”办理事项3.5万余件。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颁证、集体资产清产核查、第三次国土调查,顺利推进草原确权登记颁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减税降费2180万元。出台《1+N招商引资管理办法》,建立定期联络机制,实行全程代办制度,五年来累计引进项目71个,总投资26亿元,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56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企业注册时限缩短至2个工作日,五年来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796户,市场主体达2678户,注册资金38.22亿元。加快推动国企改革,率先在全市成立第一家县级集团公司资产总额12.6亿元。

五年来,我们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圆上了工布江达“小康梦”。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完成易地搬迁群众35户,落实生态岗位16236人;实施产业扶贫项目99个,带动1415户4490名群众年均增收3220元;创新“借鸡生蛋”“按劳取酬”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健康扶贫体系,于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脱贫摘帽后,创新实行“五看”工作法,为1275户群众购买脱贫险,建立返贫预警机制,贫困发生率由13.7%下降为0,现行标准下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所有贫困村全部退出。同时,扎实做好“三岩”搬迁工作,440名搬迁群众实现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

五年来,我们坚守初心、矢志为民,敲开了工布江达“幸福门”。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了群众上学难、看病难、饮水难等突出民生问题。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建设了创业孵化基地,孵化企业21家;打造农牧民转移就业基地8个,累计开发就业岗位2371个、新增城镇就业2323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完成农牧民技能培训4323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5.5万人次,实现转移就业收入2.54亿元。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新增校舍3.4万平方米、教职工宿舍850平方米、体育场地25处,完成县幼儿园搬迁,村级幼儿园实现全覆盖;5个“100%”目标全面完成,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入学率分别达86%、100%、91.4%。卫生水平稳步提升。完成包虫病及“三病”防治任务,签约了家庭医生,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成县医院二乙创建,新增CT检查、重症监护、核酸检测等科室,组建了县乡医共体,率先在全市建成微创中心,搭建了远程诊疗平台,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深化“两个中心”建设,组建136支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队;文化服务场所全部免费开放,组建了县级民族艺术团,开展文艺下乡2000余场、放送电影1800余场;非遗保护得到加强,组建了百人梗舞队,累计新增非遗传承人12人、非遗项目14个;申报11个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征集文物130件,实施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修缮项目4个。社会保障提质扩面。城乡低保、特困救助、残疾人补贴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保持在98%以上,省外异地就医、一站式结算实现重大突破,解决历史遗留医保报销资金811万元。为28名聘用干部提高了生活补贴。建设保障性住房196套,改造棚户区5.7万平方米。

五年来,我们强化治理、力保平安,打牢了工布江达“稳定桩”。深入贯彻落实治边稳藏战略思想,创新实施“1336”工作举措,国家安全持续巩固。深化平安工布江达建设,扎实开展“扫黑除恶打非治乱”专项斗争,打掉涉恶团伙1个;大力推广“枫桥经验”,探索“一村一警、一村多警”管理模式,开创了社会治理新局面。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深化“遵行四条标准、争做先进僧尼”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创新管控学经回流人员;全面落实利寺惠僧政策,广大僧尼和信教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化解信访矛盾163件,化解率达99.4%。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全县呈现社会祥和、人民安宁的良好局面。

五年来,工布江达县人民政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行法律顾问制度,政府公信力不断提升。运用“互联网+”强化政务督查,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监管更加严格。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五年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525件,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把困难麻烦由政府解决,把方便实惠留给群众,“三公经费”累计缩减503万元。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的五年,我们付出了艰辛和汗水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历届班子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向给予我县无私援助的中山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干部,向驻军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工布江达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功实践与重大成就,不仅为十四”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今后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深刻感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稳政治方向。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边稳藏效能。必须把握政策机遇,创新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工布江达欠发达、后发展的基本县情,抢抓政策机遇,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努力形成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必须立足本地优势,打造发展亮点。善于从全国全全市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把握方向、设定目标,挖掘放大工布江达的优势,打造政策洼地、生态福地、产业高地投资宝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突破瓶颈制约,激发发展动力。坚持解放思想,加强改革创新,积极构建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开拓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着力突破基础差、底子薄、财力小等瓶颈,增强发展后劲、强化发展支撑。必须敢于担当实干,汇聚发展合力。面对发展中的矛盾、困难和挑战,要有迎难而上、一往无前的担当精神保持干事定力,汇聚发展合力,提高执行效力,形成齐心协力干事业的生动局面。必须坚持执政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十”期间依然面临着很大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十四世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图谋依然存在,“五期叠加”的复杂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县域经济实力仍然较弱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差距较大,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改革成效不明显,内生发展动力不足产业优而不强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面临加快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责任,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效益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民生和社会保障事业欠账较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依然十分缺乏;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自身能力建设依然十分薄弱。对此,我们将正视问题、直面挑战,逐一解决。

“十四五”工作安排

根据《中共工布江达县委员会关于制定“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县人民政府编制了《工布江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议。

十四五时期工布江达县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以处理好“十三对关系”为根本方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着眼点和着力点,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以“工布江达精神”凝聚人心,以“工布江达模式”深化发展,衔东接西,主动融入三小时经济圈;壮黑强绿,壮大藏猪产业,做强旅游产业,促进“一带三区”协调发展,努力把工布江达建设成为和谐稳定平安县、产业发展样板县、民族团结模范县、生态文明示范县、民生幸福标杆县。

“十四五”时期工布江达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社会大局绝对稳定,生态环境持续良好,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高质量发展基本实现。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8亿元,年均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13%。

根据上述目标,未来五年我们要围绕“四件大事”“四个确保”,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未来五年,要让稳定成为工布江达“最强音”。坚持对十四世达赖集团的定性和斗争方针不动摇,扎实落实各项维稳工作措施,建立完善维稳处突长效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双联户”创建和网格化管理。抓好八五”普法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升依法治县水平。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以宗教中国化为基本方向,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持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深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扎实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让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未来五年,要让发展成为工布江达“主旋律”。优化城乡发展空间布局,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深化“一心一轴、两翼齐飞”的城镇发展布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争取“十四五”末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6%。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实现农牧区全面进步、农牧业全面升级、农牧民全面发展。深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强化自力更生、志智双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生态旅游业主导地位,融入林芝国际生态旅游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实现“过路经济”向“过夜经济”转变。夯实特色农牧业基础地位,着力发展藏猪产业、牦牛产业,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申报“地球第三极”品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未来五年,要让绿色成为工布江达“主色调”。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路子。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优化调整自然保护地,探索建立林地征占用长效机制,完成森林城市创建任务。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兼顾“绿起来”与“富起来”,找准适宜绿色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价值转换路径,提高GDP的“含绿量”,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

未来五年,要让幸福成为工布江达“高频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抓好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工作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大力支持市场就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监测预警和处置机制,着力打造区域卫生健康体系。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标准,扩大城乡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推进公共文体设施全覆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发展优秀民族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

未来五年,要让改革成为工布江达“主引擎”。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生产要素规模化集聚。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同时注重需求侧管理,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统筹推进投融资体制、要素市场化配置、“放管服”等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改革红利。坚持开放发展战略,深度融入环喜马拉雅经济带、藏中南重点开发区、三小时经济圈,深化援藏对接合作,构建对内对外全面开放新格局。着眼绿色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业态,培育新动能。优化国有企业结构,实施战略性整合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在培育支柱产业上的引领作用。

各位代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新发展阶段,只要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一带三区”的新发展格局,就一定能在2035年与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那时的工布江达,社会长治久安、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幸福家园。

2021年重点工作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十四五”规划的首战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至关重要,责任重大。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5%左右,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高于全市平均增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5%、13.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产业“大发展”行动,推动经济发展迈向更高质量

推动旅游产业全时全域。以创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契机,打造生态旅游名县。夯实硬件基础。抓好新措、仲措、朱拉河国家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运营结巴精品民宿村,统筹开发错高古村和新村推进“大巴松措”建设,完善景区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助力“巴松措-东久-鲁朗-大峡谷”环线建设;加大对太昭古城、秀巴古堡、林则景区投入力度,打造以巴松措景区为主的“5+4+3”A级景区集群形成“大巴松措”和“工布江达-太昭”旅游组团。继续实施“景村共建”工程,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林则、拉如、结巴、太昭4个景村共建样板村。推进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年内完成木巴集镇部分土地性质变更报批手续深化木巴集镇开发,推动松赞秘境酒店落地,提升改造3家民宿提升软件水平按照“全时四季”定位,打造春赏桃花、夏享清凉、秋观红叶、冬览冰雪的“四季游”;研发“大巴松措”旅游环线,开发运营参与式、情景式、沉浸式体验项目,打造生态观光、旅游度假、竞技体育等旅游产品。加强旅游执法,净化旅游市场;抓好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接待服务水平。加强区域合作,融入林芝国际生态旅游区、318国道旅游经济走廊,参加“林拉红色旅游联盟”,开展联合营销,拓展客源市场。争取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7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8.5亿元。推进产业互融深化文旅融合,深挖文化资源,盘活太昭古城,开发阿沛庄园,做优秀巴古堡;打造一台以错高梗舞为代表的精品剧目,开展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收集整理民歌民调、民风民俗、民间故事,将文化融入旅游发展各个环节。进农旅融合,提升拉如桃花村,鼓励成立家庭农场、家庭牧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探索体旅融合,举办好环巴松措国际山地自行车越野竞速赛、巴松措文化旅游节;策划露营大会、徒步穿越等新型活动,开发竹筏漂流、马帮探险体验项目。

推动藏猪产业全市领跑以规模化、市场化为目标,着力强链补链,提质增效,打造藏猪产业强县。抓好原种保护,立足藏猪原种保护区,高效运行结巴村国家级藏猪遗传资源保护场和错高村藏猪原种繁育场,加快建设藏猪原种基因库。提升扩繁能力,继续加强能繁母猪收集,实行饲料补贴政策,推进能繁母猪参保,推广人工受精技术,争取藏猪养殖规模达到20万头以上。壮大养殖规模,推广标准化集中养殖,建成运营3条沟口养殖基地,继续培育养殖大户和养殖合作社。做好质量控制,落实防疫责任,健全防疫体系,运行好非洲猪瘟快检实验室抓好疫情监测,做好消毒灭杀;运行好质控中心,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优化保种保育、饲料配比等关键技术,提升藏猪品质。扩大品牌影响力,加大产品研发力度,运营好中国藏猪网,做好宣传推广,打造“工布江达藏猪”区域品牌,提升“中国藏猪之乡”影响力。加强园区建设,创建好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抓好招商引资,撬动社会资本,健全冷链物流,完善基础设施,完工农畜产品综合加工基地和深加工项目,打造藏猪产业新的增长极。

推动牦牛产业发展提升以增加市场占有率为重点,推广规模化养殖,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商品转化率,打造牦牛养殖大县大力发展饲草种植,扶持草籽繁育企业,提升优质草籽供给能力;落实草畜平衡政策,鼓励土地流转、集约经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争取饲草种植突破6500亩;扶持饲料加工企业,提高青储饲料生产能力,实现年产饲料2600吨。扩大养殖规模,因地制宜推行“夏季草场放牧、冬季集中补饲,实行“半舍饲”“全舍饲”养殖模式扶持牦牛养殖企业和养殖大户,运营好标准化养殖区和短期育肥基地,争取牦牛养殖规模达到8万头。抓好牲畜疫病防疫,降低养殖风险;加强科技推广,完成300头黄牛改良,做好1800头牦牛杂交;完成牦牛屠宰场建设,落实牲畜出栏补贴政策,运营好县农畜产品直销中心,做好宣传营销,拓宽销售渠道,打响“娘蒲娘亚”牦牛品牌,争取牦牛出栏率达到26%以上。

二、实施改革“大突破”行动,推动开放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持续深化农牧区综合改革,完成自治区级草原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业水价改革。巩固“空壳社”清理成果,完善“农户+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扩大联合社规模。推进国企国资改革,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加强国有企业监管,强化经济审计,排查发展症结,合理优化结构,明确主攻方向,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推进国有企业做大做强。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和电子证照互认共享,完善县、乡、村政务服务中心,实现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0%全面落实走访联系机制,对重点企业实行领导包联、部门推进、专人服务一企一策解决困难问题。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完善融资风险补偿机制,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效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工商联发挥桥梁作用,指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统筹区内区外市场东衔林芝,西接拉萨,积极融入环喜马拉雅经济带、三小时经济圈,在旅游、藏猪等优势产业发展上同频共振,对接巴宜区核心增长极、川藏铁路发展带、雅下开发发展带,实现联合发展,抱团取暖。拓展“组团式”援藏,推进国企援藏,用好广东省东西部扶贫交易市场和7+2”消费援藏平台,推动更多特色产品进入内地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严格落实《1+N招商引资管理办法》,形成招商引资工作合力;积极参加藏博会、广交会、林洽会等招商活动,推动一批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三、实施乡村“大振兴”行动,推动农村发展迈向更高品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提升打造10个示范乡村。完工杂拉至错高段河道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县城新区防洪堤,维修养护38个村级农村供水工程争取娘蒲乡拉如村至尼木朗村公路改建工程、错高乡结巴村至新措道路改建工程,推进国道318升级改造和省道205建设。全面落实农村公路“路长制”,创建自治区级“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完工县城生活垃圾高温裂解加兴生活垃圾低温裂解项目,健全农牧区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完成384亩增减挂钩土地的调查、申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落实好教育、医疗、民政、就业等各项帮扶政策,防止因病、因学、因灾、因残而返贫。坚持脱贫不脱帮扶,落实“四对一”结对帮扶,深化领导干部结对认亲。坚持脱贫不脱项目,延伸拓展产业链条,优化利益联结机制,争取99个产业扶贫项目全部产生效益。坚持志智双扶,树立奖勤罚懒的政策导向,培育自力更生的价值取向。完善返贫预警机制,严防脱贫户返贫和边缘户致贫,逐步解决相对贫困,实现更高质量小康。抓好“三岩”易地搬迁后续工作,完善安置点基础设施,建好配套产业项目。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围绕产业建设,培新型“职业”农牧民、专业大户,促进农牧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抢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在“三农领域争取更多国家投资;认真落实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政策措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牧区,支持本地能人、个体工商户参与农牧区建设,激发非公经济活力。完善经营机制,组织引导小农户参与和发展农合组织,完善土地入股、股份合作、订单带动、利益返还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链接机制,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牧业有机衔接。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继续建设美丽乡村,创建好自治区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县,完成卫生厕所改造任务,打造更多美丽乡村示范村;建成8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新增1条农村客运班线。继续加强城镇建设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扎实开展县城美化、绿化,推动县城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提升城镇管理水平;严格落实“街长制”,深化城市“微治理”;实施金达镇、江达乡、工布江达镇、巴河镇、错高乡5个边疆明珠小镇建设,充分发挥城镇在连接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中的带动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城乡双向流动。

四、实施生态“大创建”行动,推动绿色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抓好污染防治。深化城乡生活污染源治理,推进乡镇污水处理、村级垃圾转运站建设,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严格执行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度,加强重点水源地污染防治,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100%达标。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计划,规范管理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争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6%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坚决防大气污染,加强重点领域扬尘管理,确保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坚持严打违法与规范执法并重保持打击环境违法高压态势。巩固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及自治区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成果,做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准备工作。

生态建设。积极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巩固生态优势,推进绿色发展整合3处自然保护地,完成勘界立标和规划编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规范林政管理,加大《林芝市生态公益林管理条例》《林芝市森林草原防火条例》宣传贯彻力度,做好森林防火,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偷伐盗伐、滥杀滥捕等违法行为。科学划定“三条红线”,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续开展国土绿化,完成生态修复2万亩、造林绿化268亩森林抚育2.89万亩退牧还草2万亩。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完善规章制度,落实一河一策持续抓好河湖“清四乱”整治,确保河湖治理取得实效。

强化制度保障。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等制度,严格执行《工布江达县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切实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健全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开展绿色创建活动,推广垃圾分类,倡导绿色生活,形成保护生态的良好社会氛围。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严禁“三高”企业和项目进入我县

五、实施民生“大改善”行动,推动群众生活迈向更高标准

稳定就业形势。坚持以业安人、以业富人,不断拓展市场就业渠道,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内地就业和自主创业,提高市场就业比例,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依托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开展“订单式”培训,提高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力争全年转移农牧民就业6800人以上,新增城镇就业520人。加大对违法欠薪行为的惩戒力度,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确保所有在建项目按月足额支付工资。

提高教育质量。巩固五个“100%”成果,建设优势学科品牌学校,提升幼儿园综合办学能力,加大联片教研力度,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德为先、立德树人。深化组团式教育援藏,拓展“10+10”校际结对帮扶。开展“一考三评”活动,开展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梯队建设打造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完成乡镇小学空中课堂维护升级项目,为各学校配备电子图书、教学资源库。大力开展体育活动,创建全民健身示范县。

提升健康水平。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设紧密型县乡医共体,巩固分级诊疗成果。推进县医院、藏医院整体搬迁项目(二期),启动县人民医院创二甲,着手县藏医院创一甲,完成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大力开展卫生健康教育活动,创建自治区级健康促进示范县,完成自治区级卫生城镇和村(居)创建工作。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加强物资储备,做好疫苗接种,运行好核酸检测试验室,健全公共卫生防疫体系。抓好妇幼保健,婴幼儿死亡率控制在8.9‰以内。

繁荣文化事业。深化“两个中心”建设,繁荣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巩固全县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认同。巩固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能,建强村级群众性文化阵地,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村(居)文艺演出队,开展好庆祝建党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等庆典活动。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大力培养非遗传承人。加大对太昭古城、阿沛庄园等红色革命遗迹的保护开发力度,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典型性、引领性的文物保护基地。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应尽保原则持续扩大各类保险覆盖面和参保率。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异地结算和区内“一站式”结算,解决医保报销慢的问题。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工作,完工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保障困难群众生活。持续抓好双拥模范创建活动,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规范公共租赁房、廉租房管理,解决好居民住房问题。

各位代表!今年,我们还将继续解决好事关群众的几件“揪心事”“烦心事”:一是改造1650户农牧区户用卫生厕所二是提升改造313户农牧区住房。三是建设40个村级垃圾转运站。四是运营县城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五是提高村级幼儿园教师待遇六是建设中山—工布江达“空中课堂”。七是开发错高古村落。八是启动自治区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九是创建5个自治区级美丽休闲村庄、3个干净整洁村庄、1个幸福宜居村庄。十是运营县城客运站。

六、实施平安“大建设”行动,推动社会稳定迈向更高台阶

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治藏稳藏兴藏方略和对十四世达赖集团的斗争方针,落实好“一办十组”工作制度,构建党政军警民协调联动机制。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加强安置帮教、矛盾化解、法律援助、信访接待、根治欠薪等工作。深化先进“双联户”创建和网格化管理。巩固“扫黑除恶打非治乱”专项斗争成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加强民族团结创建。深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开展“五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让“五个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实行中小学校混合编班,推进双语教育,促进各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相互了解,在共同进步中相互学习,在日常相处中增进感情,营造各族干部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浓厚氛围。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方针,促进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规范化。以寺庙不受境外势力操控为底线,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推进惠民政策、法律宣传进寺庙活动,引导宗教界秉承光荣传统,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抵制一切分裂破坏活动。引导群众理性对待宗教,过好今生幸福生活;严防宗教热,淡化宗教消极影响;减少宗教消费,减轻信教群众负担。

坚守安全发展底线。完善专项应急预案,强化应急预案执行,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抓好地质灾害治理,做好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普查,完成仲荣村、四章村、罗池村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推进云村地质灾害搬迁项目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着重抓好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森防消防、危爆物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七、实施效能“大提升”行动,推动政府工作迈向更高水平

全面从严治政。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开展好“政治标准要更高、党性要求要更严、组织纪律性要更强”专题教育学习。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请示报告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确保政府工作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监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坚决惩治各类腐败行为,始终保持为民清廉的政治本色。

全面依法行政。持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完善政府权责清单,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让“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共同发力。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社会舆论监督。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建立专家论证、群众参与的决策机制,让法治成为政府工作的鲜明底色。

全面高效执政。巩固机构改革成效,推进基层政务标准化规范化。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合理下放审批权限,科学简化审批程序,加速构建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持续精文减会,改进调查研究,统筹督查检查,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完善激励机制,用好考核指挥棒,旗帜鲜明为实干担当者撑腰鼓劲,对懒政庸政者追责问责。继续勒紧腰带过日子,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资金更多用于基层、用于人民,让高效务实成为政府工作的代名词。

各位代表!携手新时代,需要强化奋斗者的使命担当;踏上新征程,需要焕发追梦人的激情力量。让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接续奋斗,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工布江达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献礼!

作者:

责任编辑: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