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公开保障 / 信息公开目录
  • 索引号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 成文日期
  • 文号
  • 发文字号
  • 公文种类
  • 主题词

政府工作报告

工布江达县人民政府

2019-01-08

来源:工布江达县政府办

【字体:

打印本文

2017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以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区党委九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引,正确处理“十三对关系”,扎实做好发展稳定生态三件大事,圆满完成了县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9亿元,增长24.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68亿元,增长40.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5亿元,增长15.0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3亿元,增长129.43%;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27元,增长15.5%。

一年来,我们挖潜力、增效益,产业建设取得突破。旅游产业方面,创新实施“红绿相间、软硬兼施、动静结合、产业互融”四大方略,召开了全区首个县级旅游发展大会,开发了新措系列旅游产品,实施了巴措公路沿线绿化工程,新建了8座旅游厕所,打造了2个旅游示范村,巴松措成功创建成为国家5A级风景区。全县共接待游客107.8万人次,增长28%;旅游收入4.6亿元,增长71%;群众旅游收入2495万元,增长19.3%。农牧产业方面,创新完善“原种保护-集中扩繁-规模养殖-质量控制-精深加工”的藏猪全产业链,扩建了1个藏猪原种保护基地,建设了2个藏猪扩繁基地,扶持了15家藏猪养殖合作社,藏猪养殖规模达到6.5万头;组建藏猪产品研发团队,研发了9大类50余项产品配方及工艺,12项产品实现上市。成立牦牛养殖合作社8家,发展牦牛养殖户3100余户,新建饲舍棚圈250座,种植人工饲草1.52万亩,建设灌溉人工草地8000亩,牦牛养殖规模达到8.5万头。

一年来,我们脱真贫、真脱贫,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实施脱贫攻坚“五大工程”;规划产业项目74个,开工68个,完工33个,带动4011名贫困群众人均年增收1000余元;完成金融贷款8000万元、小额贴息贷款950.6万元;完成35户126人易地搬迁;解决40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问题;落实生态岗位4161人,兑现资金1248.3万元;为1041名贫困学生发放救助资金151.43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办理就医绿卡,实行“先住院、后报销”,落实救助资金195.39万元。全县79个贫困村成功退出78个,贫困发生率降至0.64%。

一年来,我们强基础、补短板,发展根基日益完善。制定《工布江达县1+N项目管理办法》,设立1000万项目前期专项资金,项目管理规范、高效推进。全年开复工项目113个,完成投资5.84亿元。实施了尼洋河干流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综合整治流域面积22平方千米,新建水渠9千米、防洪堤22千米、安全饮水工程23处,受益群众5370人。实施了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延伸输电线路205.8千米,自然村通电率达到100%。实施了错高乡结巴村-杂拉村公路改建等重点交通项目,新增公路里程156.7千米,行政村通达率达到100%,林拉公路建成通车。实施了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建成1个县级电商供销服务中心、24个村级电商供销服务站,乡镇宽带、物流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到49.3%、物流覆盖率达到66.6%。

一年来,我们提品质、增内涵,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投资1.3亿元,实施了县城棚户区改造、立面改造及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改造面积6.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16万平方米,亮化面积1.3万平方米。投资1亿元,实施了加兴集镇和金达集镇建设,改造民房98户,新建房屋3.1万平方米,商贸集镇稳步推进。投资7900万元,实施了木巴集镇市政道路二期工程、错高乡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工程、路网改造及“三通一平”工程,旅游名镇初具雏形。投资4036万元,实施了巴河镇民族路危房拆除重建项目、民族路沿街风貌综合整治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色小镇初见成效。

一年来,我们抓整治、保生态,生态环境保持良好。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工作顺利完成,投资1116万元开展环境整治,修建封闭式垃圾池14座,购置垃圾桶900个,配备垃圾清运车8台,取缔非法砂石场11个、非法制砖厂21家。切实加强森林保护,植树造林1万亩、治沙育林(草)4000亩、森林抚育1万亩。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设置县乡村三级河长239名。切实贯彻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兑现公益林管护资金2631.9万元、草奖资金1404.5万元。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编制完成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一年来,我们惠民生、促和谐,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新建11所村级幼儿园,招聘18名村级幼儿园教师;创新实施教育援藏“10+10”校际结对帮扶,实现异地远程同步教学,考入内地西藏班27人,较2016年翻一番。农牧区医疗制度个人筹资率达98%,为农牧民群众报销住院医疗费用872万元;建设了疾控中心实验室,包虫病筛查超额完成;扩建了江达乡流浪狗收容中心,病源管控有效开展;扎实推进妇幼保健和优生优育,婴幼儿死亡率同比下降1.4个千分点;新研发藏药制剂8种,12个藏药品种获得自治区批复。新建广播电视中心,改造全民文体中心,运营全市首个县级电影院;申报了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昭村被列为国家第七批历史文化名村。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计划”,五大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1万人,新增城镇就业4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一年来,我们抓管控、保安全,社会局势持续稳定。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实施警务站“联勤、联防、联动”管理模式。加强重要节点值班备勤,打赢了十九大维稳安保攻坚战。严格落实各项利寺惠僧政策,创新实行“十查、三报、三不”工作法,宗教领域安定和谐。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落实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制度,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147起。深入开展平安创建,综治题材微电影《一路花开》荣获亚洲微电影节“金海棠”奖。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事故起数同比下降60%,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3%。

一年来,我们提效能、优服务,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严守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完成区党委第五巡视组反馈问题整改。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约法十章”“九项要求”,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强化年”,党风廉政落到实处,干部作风持续向好。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32件,办复率100%。密切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修订出台《工布江达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办理、换发执法资格证131个。认真梳理权力清单,工作程序不断规范,行政效能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国防建设、人民防空、优抚安置、应急管理工作齐头并进,统计、审计、气象、编译、藏语文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和县委直接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中山人民无私援助的结果,是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向给予我县无私援助的中山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干部,向驻军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工布江达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成绩已成过往,未来仍需奋斗。我们清醒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效益依然不高;民生事业相对滞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思想贫困较为突出,持续增收任务艰巨;工作创新力度不够,人才制约日益凸显;本领恐慌仍然存在,执政能力急需提高。对此,我们一定勇敢面对、勇于担当、勇往直前,决不辜负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和历史重托。

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实现脱贫摘帽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之年,做好全年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将抢抓机遇争主动,苦干实干求发展,奋力开创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加绿色的发展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重要批示和“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战略思想,按照区党委九届三次全会、市委一届六次全会和县委九届四次全会的部署,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补齐短板工作总基调,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西藏特殊矛盾长期不变的实际, 紧紧围绕“五个林芝”建设,以提高效益和质量为中心,以处理好“十三对”关系为根本方法,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努力构建绿色高效的产业体系,筑牢和谐稳定的社会根基,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坚定不移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加快转型升级,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

我们将按照既定产业发展思路,正确处理发挥优势与补齐短板的关系,巩固已有成果,夯实发展基础,完善产业链条,壮大发展规模,提升质量效益。

丰富生态旅游四篇文章。启动旅游发展2.0模式,开启旅游发展新阶段,争取全域旅游走在全区前列。一是深挖红绿相间的内涵。依托我县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工布文化,做好传承、挖掘和提升,创新载体,丰富内涵,实现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弘扬阿沛文化,保护性开发阿沛管家庄园,打造“阿沛故里·尽善尽美”爱国文化教育之旅;依托太昭古城、唐蕃古道等历史遗迹,举办“太昭遗韵采风行”“重走唐蕃古道”等体验活动;立足错高梗舞、太昭氆氇纺织技艺、娘蒲央恰婚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非遗文化体验活动。二是强化软硬兼施的举措。继续加强巴松措景区建设,擦亮巴松措5A招牌。推进A级景区集群创建,持续跟进甲嘎东赞4A景区及太昭古城、秀巴古堡3A景区申报工作。加大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建立旅游服务“工布江达标准”。完善旅游各大要素,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成立工布江达旅行社,开通“巴松措号”旅游专线,规划朱拉河湿地公园旅游线路,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提升旅游发展软实力。三是夯实产业互融的基础。立足一产,发展二产,延伸三产。尝试“自主研发—外包生产—主导销售”等方式,推出一批凸显民族特色、彰显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采取“立足景区—政府主导—企业经营”等方式,新增一批参与性、文化性、娱乐性强的旅游项目。实施“景村共建”工程,建设巴河镇拉如村旅游示范村,打造错高乡结巴村样板精品民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旅游+”“+旅游”为引领,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通过旅游产业的融入嫁接,变农副产品为旅游产品、变农业园区为旅游景点、变农牧民群众为旅游接待员、变美丽乡村为旅游乡村,实现参旅群众与旅游收入双增长。四是拓展动静结合的形式。充分挖掘我县生态、文化、美食等特色优势,重点围绕旅游品牌创建,积极筹办文化节庆活动,举办好“拉如桃花节” “第六届环巴松措国际山地自行车越野竞速赛”“第十一届巴松措工布民俗文化旅游节”。做好全媒体营销,依托各类媒体、大型网站、自媒体等渠道,塑造“大美大爱 工布江达”旅游形象。做好旅行社营销,加强与四川、广东、福建等重点客源市场的区域协作,全力经营“巴松措-新措三日游”精品线路,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23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5亿元。

实现特色农牧三个升级。继续按照农牧产业“东中西”布局,扶持龙头企业,深化政企合作,加强产品研发,发展冷链物流,开拓内地市场,提升产业效益。一是藏猪产品高端化。以藏猪保护区为中心,带动仲莎乡、工布江达镇、江达乡,按照“原种保护—集中扩繁—规模养殖—质量控制—精深加工”的藏猪全产业链,立足已有原种保护基地和扩繁基地,扶持养殖大户,规范合作组织,力争藏猪养殖规模达到10万头。建设质量控制中心,搭建科研平台,组建科研团队,攻克标准化养殖、饲料加工等技术难关,为藏猪产业提供全过程技术支持。深化产品研发,立足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完善高原特色农畜产品研发中心,建立运行机制,搭建物联网络,以市场为导向,研发高端产品,加强宣传营销,打造自主品牌。二是牦牛养殖集约化。以娘蒲乡为中心,带动加兴乡、金达镇,按照“饲草种植—规模养殖—短期育肥”的模式,着力壮大养殖规模。新建灌溉人工种草3000亩,种植优质牧草1万亩,保障饲草供应。推广现代牦牛养殖方式,扶持牦牛养殖专业村,建设牦牛养殖小区,培育牦牛养殖大户,尝试建立家庭牧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实现养殖规模达到10万头,年末出栏2.5万头。跟进“娘蒲娘亚”原产地理标识申报工作,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积极融入全区牦牛产业链,重点做好原料供应,畅通销售渠道,引进优质企业,带动本土企业。三是城郊经济市场化。以工布江达镇为中心,带动江达乡、仲莎乡、巴河镇,面向县城市场,发展循环农业、设施农业,适度发展蔬菜种植、奶牛养殖、藏鸡养殖,逐步增加对县城市场的供应比重。

二、坚定不移推进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新跨越

我们将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持工作力度,做好巩固提升,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聚焦脱贫摘帽。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党委主抓、政府落实、各级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严格执行脱贫攻坚督查追责办法。继续落实“四对一”结对帮扶,深化领导干部结对认亲,强化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继续完善资料档案,对照问题清单,明确专人负责,逐项整改落实,做到乡薄、村册、户卡数字精准、逻辑严密、内容详实、群众认可,确保通过国家考核验收,顺利脱贫摘帽。聚焦巩固提升。对已经脱贫的群众,做到政策不变、力度不减,持续跟踪问效,让贫困群众稳定持续增收。制定2018-2020年精准扶贫巩固提升规划,继续建好产业项目,完成巩固提升项目,实施一批小微项目,实现“村村有项目、户户得巩固”。落实金融贷款资金,创新项目运营管理,完善利益链接机制,扩大项目受益覆盖面。正确处理城镇就业和就近就便、不离乡不离土、能干会干的关系,继续加强就业培训,围绕生态旅游和特色农牧,开展贫困家庭定员、定点、定向、定岗“四定”培训,培养产业项目运营人才,引导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建设,帮助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继续落实生态补偿、教育医疗等各项帮扶政策,解决7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问题,不让一户贫困群众因病、因学、因灾、因残、因房而返贫。聚焦思想脱贫。注重扶志与扶智,发展脱贫攻坚职业教育,增强贫困群众致富能力。结合“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总结提炼扶贫工作经验,培树勤劳致富先进典型,着力转变贫困群众思想观念,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脱贫信心,实现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聚焦三岩搬迁。正确处理扶贫搬迁向城镇聚集和向生产资料富裕、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地区聚集的关系,扎实做好 “三岩”片区群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完成年度搬迁任务。制定搬迁安置规划,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安排配套产业,并做好宣传教育、思想引导、户籍迁入等各项保障工作,确保迁入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三、坚定不移补齐发展短板,夯实快速发展新根基

我们将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重大项目和民生项目的关系,全面实施《工布江达1+N项目管理办法》,坚持以大项目为引领,以交通、水电、物流、通信为主战场,实施基础建设大会战,推进小康基础大提升。

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加强主要景区专用公路建设,完成巴河及县城318国道改道,协助做好省道504、205、303建设,规划上报14条县道,加快城乡客运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客运线网。探索农村公路“三级联管”模式,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解决农村公路等级低、路面窄、路况差的问题,争取“十三五”末全县行政村通畅率达到100%,自然村通畅率达到80%。筑牢水电保障体系。全面完成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电。加强水利基础建设,实施扎拉村—错高村河道治理工程、娘曲江达乡段河道治理工程,提高防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实施尼洋河江巴灌区工程,改善1.58万亩耕地灌溉条件。实施尼洋河金达—仲莎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流域面积30平方千米。完善通信物流体系。实施宽带到村和无线WIFI覆盖工程,扩大4G网络覆盖面,努力实现“村村通宽带、户户能上网”。结合县级供销社综合改革,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增设村级电商服务站。整合“三通一达”(中通、圆通、申通、韵达),开通东西两条物流配送线,扩大村级物流覆盖面。规范运行县级联合社,在有条件的乡镇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探索提供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代缴服务。

四、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们将把“三农”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制定《工布江达县乡村振兴实施规划》,让农牧业更强、农牧民更富、农牧区更美。

深化农牧区土地改革。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牧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推进农牧区集体土地改革,清查农牧区集体资产,保障农牧民财产权益。巩固和完善农牧区基本经营制度,建立规范高效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运行机制。落实好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农牧区宅基地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农牧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盘活农牧区土地、房屋等资源,激发农牧区经济活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围绕产业建设,鼓励支持农牧民就业创业,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专业大户,促进农牧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努力为农牧民创造第三就业空间。正确处理国家投资和社会投资的关系,抢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机遇,在“三农”领域争取更多国家投资;认真落实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政策措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牧区,支持本地能人、个体工商户参与农牧区建设,激发非公经济活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援藏优势,做好项目规划,积极参加区内外招商活动,引进产业化龙头企业。完善经营机制,组织引导小农户参与和发展农合组织,完善土地入股、股份合作、订单带动、利益返还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链接机制,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牧业有机衔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城乡统筹推进,正确处理城市发展和提高农牧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关系,继续建设魅力县城,完成县城立面改造,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运营县城污水处理厂和自来水厂,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保证市政设施正常运行,保持县容县貌干净整洁。继续建设特色小镇,实施巴河朗色片区改造、滨河路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创建特色产业示范试点园区为目标,规划巴河藏猪产业园,加大招商引资,提高产业聚合度、人才聚集度,助推形成产业集群。继续建设旅游名镇,实施木巴集镇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市政道路二期建设,推动松赞林酒店等项目落地。继续建设商贸集镇,实施金达、加兴集镇立面改造、市政道路改造和环境提升工程。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特色城镇集群,充分发挥城镇在连接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中的带动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城乡双向流动。

五、坚定不移建设生态文明,提升绿色发展新成效

我们将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处理保护生态和富民利民的关系,既守牢生态安全红线,又发挥绿色生态优势。

加快生态建设。进一步巩固生态优势,着力推进绿色发展,抓好朱拉河国家湿地公园、巴松措国家森林公园和工布自然保护区建设,完成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工程建设,争取对各保护区边界进行合理调整。建立林地征占长效机制,做好森林防火,规范林政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偷伐盗伐、滥杀滥捕等违法行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增长。扎实推进国土绿化工作,完成森林抚育1万亩、义务植树1500亩,提高林地保有率,消除无树村和无树户。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执行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度,加强重点水源地污染防治,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100%达标。深化城乡生活污染源治理,继续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村级垃圾收集池建设,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完善规章制度,实行一河一策,确保河湖治理取得实效。坚决防止大气污染,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严禁“三高”企业和项目进入我县。强化制度保障。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等制度,严格执行《工布江达县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切实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健全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用绿色制度涵养绿色文化,开展群众绿色创建活动,推广“绿色储蓄银行”,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成为全县人民自觉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形成保护生态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坚定不移保障民生改善,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

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建设文明工布江达。继续实施教育质量三年提升行动,持续推进“三名”工程,突出抓好学校管理、课程改革、素质教育、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严格落实“三包经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持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教育公平,强化控辍保学,全面解决困难家庭子女就学问题,使城乡学生同享有质量的教育。认真落实校长负责制,强化学校自主办学地位,健全教师管理和保障机制,夯实教育中坚力量。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待遇补贴,改善生活条件,留住基层人才。实施县城幼儿园二期改造工程,加强村级幼儿园建设,配齐村级幼儿园教师。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化教育援藏“10+10”结对帮扶。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建设全民健身体育场,创建全民健身示范县。建设健康工布江达。落实好农牧区医疗制度,提高个人筹资标准。建立现代化院务管理体系,加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取消以药养医。深化医疗援藏,开展微创手术。健全传染病防控体系,开展流行病调查,实行结核病分级诊疗,推进包虫病综合防治,提高疾病防控和突发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县妇幼保健站,做好妇幼保健、优生优育工作,开展“两癌”筛查,降低婴幼儿死亡率。加强乡级卫生院、村级医务室建设,开展慢性病跟踪治疗,建立乡村两级远程会诊系统,提高基层诊疗能力。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建设文化工布江达。着力提炼工布江达文化,继续加强传统民俗保护,实施拉如寺抢救性修缮,申报林芝市首批非遗传承人和自治区第五批非遗项目;收集整理民间故事、民歌民谣、历史传说,凝练巴盖文化、阿沛文化、太昭文化、娘渠文化的文化内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深入实施各类文化惠民工程,整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加快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规范运营全民文体活动中心。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开拓商业演出市场,逐步发展文化产业。成立以退休干部、在职干部、少年少儿、基层群众为主体的4支表演队伍,组建工布江达县民族艺术团。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打造优秀县级广播电视台。建设幸福工布江达。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巩固在97%以上。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争取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正确处理高校毕业生政府就业和市场就业的关系,开展高校毕业生“一对一”结对帮扶,落实创业优惠政策,支持自主择业、自主创业,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继续实行农民工实名登记制度,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继续加强县五保集中供养中心建设,完善硬件设施,提高服务水平。继续做好孤儿收养,保持孤儿集中收养全覆盖。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关爱残障人士。建设乡级救灾物资储备库,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应急救援水平。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今年,我们将着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建设县城大型车辆停车场,解决停车难问题。二是建设县城客运站,启动9个乡镇客运站前期工作,完善城乡客运体系。三是建设县城老人日间照料中心,解决空巢老人问题。四是建设 “双创”中心,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五是建成并开班42所村级幼儿园,实现400人以上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六是建设县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打造县级区域医疗中心;加强农牧区医疗服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人配备家庭医生。七是实施11个交通项目,改建公路93千米,实现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到80%。八是建设错高、巴河2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新建28个自然村垃圾收集池。九是完成县城老城区130户、金达镇民族路66户棚户区改造。十是建设仲莎、江达、加兴、错高4个乡镇供排水工程,巩固提升53个自然村安全饮水工程,改善9000余人饮水条件。

各位代表!为民服务是我们最大的追求,人民幸福是我们最大的心愿,造福人民是我们最大的政绩。我们将不遗余力改善民生、增进福祉,让广大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七、坚定不移维护社会稳定,筑牢社会进步新根基

我们将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责任,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确保社会局势绝对稳定。

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强基固本、争取人心”,抓早抓小、抓快抓好,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落实好“一办十组”维稳措施,构建党政军警民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深化“强基惠民”活动,推进“双联户”工作,发挥好便民警务站作用,继续实行“联勤、联防、联控”,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紧抓藏传佛教寺庙这个维护稳定的“牛鼻子”,落实好利寺惠僧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确保宗教领域和谐稳定。进一步强化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人员管控,确保没有缝隙、没有盲区、没有空白点。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解决信访群众合理诉求,严厉打击缠访闹访。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严防发生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面和谐稳定。加强安全生产。制定出台《工布江达县安全生产改革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职责分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六进”活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突出抓好工程建设、道路交通、危爆物品、油气行业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加强隐患排查,加大执法力度,实现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严防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八、坚定不移加强政府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新水平

我们将忠诚履职,不断提高执行力,提升公信力,增强凝聚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和法治理念,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推动政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加大行政执法培训和监督力度,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着力推进“七五普法”,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认真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办理好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坚持勤政廉政。正确处理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关系,牢固树立“为官一任、兴一方事业、富一方百姓”的坚定信念,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管,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加大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工程项目、涉农资金等领域监督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坚持转变作风。发扬奋发有为、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正确处理鼓励干部干事担当和容错纠错的关系,鼓励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负责的干部负责。发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对看准的事情坚持不懈、紧抓不放,始终做到善谋善为、善做善成。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自治区“约法十章”“九项要求”,认真践行“三严三实”、群众路线,持之以恒反对“四风”,大力压缩“三公经费”,集中财力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用政府的紧日子换群众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责任彰显新担当。让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传承弘扬“工布江达精神”,拓展深化“工布江达县模式”,继续秉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韧劲,继续坚持“说干就干、马上就办”的作风,继续保持“激流勇进、迎难而上”的锐气,凝聚全县力量,汇聚全民智慧,团结一心,奋力拼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工布江达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脱贫攻坚“五大工程”:钱袋子工程、挪穷窝工程、兜底线工程、聚宝盆工程、拔穷根工程。

2.“1331”总体工作思路:围绕一条主线、发挥三大优势、实施三大建设,实现一个目标。即:围绕“大文化、大旅游、大发展”这一主线,发挥政策优势、资源优势、援藏优势,实施小康示范村建设、城镇建设、产业建设,实现强县强乡强村这一目标。

3.河长制:即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4.“三同时”制度:根据我国2015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5.全民参保计划:2014年12月2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将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全覆盖。

6.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7.工布江达精神:爱国爱家、自强不息、敢为人先、无私奉献。

8.工布江达县模式:依法治县、优势立县、民生稳基。

9.旅游发展2.0模式:创建巴松措国家5A级风景区是我县旅游发展的1.0模式;2.0模式就是以巴松措5A创建成功为起点,以各景区(点)为支撑,带动全县各行各业,发展以“全域、全时、全日、全民、全业”为特点的全域旅游。

10.“四对一”结对帮扶:即以帮扶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为责任单位,按照乡镇包村到户、村“两委”班子包户到人、驻村工作队派出单位包村到户、乡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包户到人的对口帮扶模式。

11.三农:农业、农民、农村。

12.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

13.“三名”工程: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

14.教育“三包”政策:自1985年起,国家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西藏农牧民子女实行的以“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为主的“三包”政策。

15.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16.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17.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18.三公经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

19.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全域旅游: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进行全方位、系统化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21.厕所革命:国家旅游局针对旅游景区厕所脏乱差现象,发起的一场清洁整治活动,继而遍及城乡,引发广泛关注的厕所建设整治活动。

22.“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

23.五个林芝:繁荣林芝、和谐林芝、健康林芝、绿色林芝、美丽林芝。

作者:

责任编辑:覃铃惠